油条黃金牛肉粉、起上小法師

久違多年在牯嶺街小劇場看戲,雖說經過整修,但從前聽到場內,卻看不出有什麼不同;期待已久僻室的作品《冥王星》終於得見,卻不如想像中的精彩,比起今年稍早的《天王降臨多久川》更是差了好大一截。

繼續閱讀 “油条黃金牛肉粉、起上小法師"
油条黃金牛肉粉、起上小法師

TIFA

 TIFA結束了,今年一共看了臨時起意的《幸福老人樂園》跟《江/雲・之/間》,以及兩年前就開始期待的《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十殿》跟《我為你押韻──情歌 Revival》,這幾天國內疫情又起,所幸情歌押韻還是順利演出了(否則豈不達成連續兩年裝好台卻沒演出的超級地獄倒霉鬼成就),無論如何,能夠進劇場看戲真是太好了,

 第一檔的《#幸福老人樂園》現在回想起來倒是最喜歡的一部呢(或許在小劇場演出的親密性默默加了一點討喜的分數),一齣可愛的精心小製作,燈光俐落而精準美好,三名表演者的表現非常精彩,好好地說一個故事,情感沛塞,一些寫意的安排營造出朦朧的美感,並透過劇情錯置鋪陳表達記憶的混沌與紛亂,覺得是高明的戲;

 《#江雲之間》則是意外撿到的「好看」的戲,原本看節目介紹只覺得這戲要烙賽了,沒想到首演後傳出了好評跟好看的照片,才決定進場一看;這齣戲有一座華麗的多寶閣舞台,還有王奕盛提供的迷人的影像設計,以及讓我深深厭惡的郵差跳舞灑信段落,整個戲還是表現多於內涵;演出的是《暗戀桃花源》中〈暗戀〉的故事留白與延伸,將故事說得更足,少了遙思懸念,多了具象的情感,那個大時代下的離別與獨有氛圍,其實在表坊的《如夢之夢》、《寶島一村》,以及一眾「國民戲劇」裡其實也時常可見,觀看起來也頗為有味,比較尷尬的還是胡德夫的演唱段落們,或許是要刻意疏離嗎?象徵本土與外省始終地扞格不入卻又共存在一個社會?如此這般淡得像是幾乎不存在的言外之意,讓這個戲除了言情之外,顯得平面且較無深意;

 《#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的批判性則極高,魏海敏一唱戲,整個舞台就升到鏡框半高,物理上的「不接地氣」,投影則動輒對剪京劇練功倒立與當代社會事件,對應戲名,魏姊儼然演了一齣自己批判自己的戲,再加上極其風格化(而且很過癮)的技術設計,及NSO與投影畫面尖銳地不協調感,在在強烈呈現各人不同的選擇所帶來的大異,在時代的逼視/叩問下,顯得多窘迫、讓人焦慮;

 《#十殿》則也是一個讓人心裡感受豪恐怖的故事,也是我期待已久的戲,作為阮劇團的腦粉,其致力推展台語文戲劇、化用台/西文化元素、述說台灣故事,這次用了洋洋灑灑五小時來說一個城市之瘤中各色人物興衰悲喜的故事,全台語不說,那一個個故事都是在這片土地上隨時會發生的寫實到不行的民間奇譚,怪誕、癲狂,方方面面都是人們的苦難與不得已,「無啥行,無啥走,來到遮,啥物所在?」夭壽的所在啦,怕爆,陰森爆,技術上也相當精彩,燈光、舞台與懸吊合作無間,二層的白色樓框能上下延伸,也能改變深淺,一些驚悚的點如電話鈴聲也營造得相當不賴,上半場老奶奶一直很害怕的這一大段也好陰森好驚悚;整個戲讓人比較出戲的一處,恐怕是最後三藏透過微型模型說故事的這段實在太卡了,此外整體長度也可能可以再拾掇收束得再稍微俐落一些;

 最後一檔《#我為你押韻情歌Revival》也是讓我好生期待,但卻是讓我看完覺得最失望的一齣;作為小劇場版三刷外加讀過好幾次劇本的腦粉,對台詞及段落已經熟到有點燒焦的程度,也許也是因為太熟了而導致產生了一種障礙,下意識地去比較每個地方的異同,想著這裡怎麼會這麼拖 這麼卡 這麼尷尬,有些段落表演都不連貫了根本使觀眾無法看懂(羅密歐茱麗葉這一段尤其非常嚴重),我想這齣戲的看點之一應該是浮誇的三段戲中戲與相對嚴肅的男女主角主線之間的反差,戲中戲確實是豪華升級了,但是不夠流暢導致變成了讓人無言的鬧劇,而主線雖然加入了即時投影來做一些距離的遊戲,但是表演仍舊顯得較為生澀且平面,又或許偌大的劇院也加大了駕馭的難度,也放大了尷尬強度(難道這也是導演想要的?)看完我真的懷念小劇場版本嗚嗚;

 本來還買了黃翊工作室 +的《小螞蟻與機器人:遊牧咖啡館》跟台中TIFA的《複眼人》,後來因為臨時有事所以就沒去看了,聽說各種災難,不過沒去看過實在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不喜歡,終歸能夠眼見為憑還是幸福的,在劇場間穿梭的日子回想起來總是良好,能跟大家一同踩雷、一同拍手、一同屏息、一同悲喜,超讚的

TIFA

江/雲.之/間

 種種因素使我一直沒打算看這齣戲,一來對表坊近年的作品感到害怕,二來乍看廣告標語覺得是透過《暗戀桃花源》中《暗戀》的線索硬是穿鑿羅織出來的作品,三來細看廣告文宣中提到「劇場詩歌」、「胡德夫不經交代的同時在舞台上進行演唱會」等字眼, 讓我想起一齣叫做《星光劇院》的爛戲,大張文學旗鼓,在台上散步、讀信、寫稿,參雜自溺的意識流與不明所以的或突兀的元素,我真的豪害怕⋯⋯

 直到星期六晚上偶然聽說好評,接著又看到幾張很美很美的舞台照,興起了想去看看的念頭,買了星期天午場,三個小時看完,幸好沒錯過

 觀看的過程中我驚訝地發現自己居然可以背出其中《暗戀桃花源》的幾乎所有台詞,才意識到原來《暗戀桃花源》於我還是佔了相當地位,大學時看了舞台劇版跟電影版的錄影,自此愛上金士傑老師的表演,也第一次比較深刻地認識了戲中戲、後設等概念,後來在2016年《暗戀桃花源》30週年演出的時候,去國父紀念館看了第一次現場的《暗戀桃花源》,卻不知是否因為對戲太熟了,覺得好無聊啊,中間打了好幾次瞌睡,就連最後一場病房相逢的戲都覺得相當無感(我猜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我太喜歡金士傑的江濱柳了,其他人演起來都覺得不過癮)

 《江/雲.之/間》從年輕的江、雲二人自上海分離說起,說到兩方因為內戰失聯、各自輾轉來台、一邊思念彼此而一邊度過各自的大半輩子,一路交代到病房相逢之後的再更之後,一切落盡的酸楚與淒美(非常好!)

 整個戲難免有一些讓我厭惡的做作文字堆疊,例如開場時江、雲二人撐傘在台上遊走,說一些什麼記憶像雨水又不像雨水的虛幻又不著邊際的假掰到炸掉的句子,一看到這個開場我又覺得我是不是該走了(沒走),後來還有一些像是開頭年幼之真跟年輕之凡談論濱柳時的超差口條、下半場美如像是起乩一樣邊笑邊跌倒邊由左往右走過去等等的爛玩意讓人搖頭,不過至少已經沒有看到表坊好一段時期又難笑又喜歡重複三次的爛笑鬧橋段(可是郵差出來跳舞灑信三次也實在是是沒有多好),回想起來也覺得奇怪為什麼《暗戀桃花源》沒有這些尷尬跟太過做作的地方

 上半場主要以江雲兩人讀信搭配台上搬演進行掉大半,除了出現了《暗戀桃花源》中濱柳太太美如的年輕版,也出現一些新角色如之凡的媽媽、妹妹、丈夫、濱柳的小姑、好友蘇老師及王教授等,一眾演員的表現都在水準之上,瑕不掩瑜,特別李劭婕表演的美如,居然隨著角色年歲增長而慢慢地往《暗戀桃花源》中年邁的美如靠攏,到病床重逢時形象口條直接重疊,太驚人了

 這些角色故事穿梭交織,確實豐富填補了這段《暗戀桃花源》所沒有交代的空白,不過縱使這些日常有其不重要之必要(日常就是要瑣碎,事後回想起來才會雋永,反撲起來才會猛),但如此如實搬演還是稍稍讓人不耐,所幸我們有強大的舞台,以及強大的影像,以多寶閣櫥窗流暢拼接置換各個場景(同時以自動控制懸吊系統執行的拉開與合起櫥窗也展現其和諧與詩意,很棒),斗大的年份及字樣滿台流轉,為戲繽紛增色不少

 上半場走戲至兩人來到台北安身,在舞台上僅是樓上樓下的關係,卻都不知對方就在台北,仍望遠憑信遙寄思念,所謂「好大的上海,我們還能在一塊,小小的台北,卻把我們難倒了」整個立體起來,後又來到論及婚嫁的部分,所謂「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就老了」感慨更深,諸如此類偶爾穿插的來自《暗戀桃花源》的台詞,聽起來都更加生動,更加刻骨,此外胡德夫初登場時唱著〈太平洋的風〉,而後年份如跑馬燈走一個歲月如梭,也一下子讓人相當有感,

 相較於上半場的悠長,下半場則殘酷許多,隨著年歲增長,為人父母、為人祖父母固有欣喜,亦有更多喟嘆,劇情走往老、病、死、離別,歲月不饒人,兒子要去美國讀書了,前一天晚上哭一哭,之後天天在門口「留一盞燈,有燈就有人」,

 「時間帶給你一切,又奪走你一切」,從之凡讀到濱柳登報的這個精湛的燈暗開始一路到劇終,整大段節奏非常優秀(除了醫院相逢後跳出戲外的那段鳥掉了之外),我心也一路跟著揪著,整段與《暗戀桃花源》相同的醫院相逢台詞,放在《江/雲.之/間》卻讓人耳目一新(雖然張震的江濱柳我實在是一點也不喜歡),前面兩個小時的堆疊確實起了作用,句句台詞都立體了起來(雖然張震的江濱柳我實在是一點也不喜歡again),及至之後的更多的死別,年少時一個必然的偶然的相遇,隨後一生的錯過,經歷了許多,回頭一看又好似轉眼,那些錯過的似乎也成了一種必然,於是似乎人生經歷的一切都是必然了,「我再待一會兒」、「再看一眼吧」,滿滿的眷戀,又像是宮二的轉身,看見的都是滿滿的回不去的一生,而胡德夫再唱起〈匆匆〉,即使整齣戲看來胡德夫相當突兀(或許這就是導演想要的感覺吧(什麼感覺(一棵桃樹逃出來的感覺嗎))),但還是起到了一些情感渲染的效果(還有幫忙墊檔過場的效果)

 「還不錯」啦,這齣戲就算與《暗戀桃花源》無關,我也還是會覺得挺好看,就像是同為表坊的《如夢之夢》及《寶島一村》我也很喜歡(其實《江/雲.之/間》的氣質兼有兩者),賴聲川有其獨特的作品韻味及風格,雖然還是會產出讓人大翻白眼的作品,但出現佳作的時候還是很讓人喜歡的,慶幸自己來看了,謝謝傳出好評及好照片的人們

江/雲.之/間

小豬馬成發

 這個連假做的最有意義的事,除了人生第一次買了顆鳳梨回來並(看youtube自學)殺來吃了之外,就是去卡米地喜劇基地看了漫才團體小豬馬的親友場成果發表會了。

 說起來跟漫才的緣分也是若即若離,卡米地還在松菸附近的時候只去看過一次漫才(而且現在完全想不起來台上的人是誰),再來就聽說卡米地要搬家了,還在網路上看了最後一日的直播,看著Birdy一邊rap,卡米地的招牌一邊被卸下來,感到一瞬間撕心裂肺(?);

 此外主要都在youtube上關心漫才,多年前看了早期的魚蹦,近幾年看了達康(超讚!第五季在電影院我有買到票!!),以及再後來的菜冠(超讚!!),也聽說在雙連站附近冒出另一個叫做two three comedy的喜劇據點,定期會有即興遊戲、漫才open mic之類的演出,也想過要來去看看,不過就遲遲沒有行動,直到小豬馬出現之後,才去看過兩次漫才open mic,藉此也看到了實體(?)的菜冠,並認識到更多團體像是乾拌麵、漫才少爺等等的,

 小豬馬是由我大學學長尼克跟學弟柏豬組成的雙人喜劇團體,在大學時期因為對表演的興趣相投所以時常推出表演,畢業之後甚至還以「地球爆炸劇團」的名號做過三四個作品,維持了好幾年,不過後來因為種種因素目前屬於休團的狀態也好些年了,後來的我跑去學了劇場技術,現在在科技業蹲著,心裡也總想著是不是可以在跟以前的朋友們搞些什麼,想著想著卻也沒有真的下去搞,就看到小豬馬出現了,覺得真好,熱愛表演的人們,熱愛表演的心,果然是不會休止的吧,

 小豬馬成軍半年左右的時間裡相當活躍,除了積極參與在台北的演出之外,也在耕耘新竹的喜劇據點,雖然包含這次的成發我只看過三次現場演出,但在這前後兩個多月的時間裡的三場漫才卻幾乎是不同的段子,有些或許不是那麼好笑,但表演跟主持的流暢度卻一直在提升,團體的風格也開始有了雛型,作品、觀眾以及漫才師人脈迅速累積,眼看已經有漫才圈一席之地,卻就面臨尼克要出國的形式轉變,看著成發最後的影片跟擁抱,聽著觀眾席各種亂七八糟的裝傻與吐槽以及腐之尖叫,我想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相聚與離別就是這樣吧,一切都那麼奇幻,一路辛苦但是也好純然地開心著因為做著自己最想做的事,然而漫才,以至於表演藝術,甚至於人生,卻就是那麼朝生暮死、聚少離多,時間一直走,階段一直過,「給我一杯忘情水,換我一夜不流淚」,漫才遊戲裡反覆唱出的忘情水明明那麼好笑,現在回想起來怎麼那麼催淚,

 不過其實離緒過了之後一切都會更好的,那麼多爆笑的夜,大家互相吐槽,或被集體吐槽,就連只是身為觀眾的我隨時回想起來都忍不住嘴角上揚,未來這個團結的漫才圈一定會更有趣也更強大的,期待更多更有趣更美好的事情繼續發生

小豬馬成發

竹北小春酒

 上禮拜天去竹北跟之前的劇場同事吃了頓飯,日期一改再改,大家各種有事,從年前一路改約到年後,尾牙吃成春酒,不過總算是有約成,印象中從離職到現在的三年半左右,跟這批夥伴大概也聚了四、五次會,比起其他明明也很要好、卻總沒見面的朋友,算是相當頻繁了。

 其實一年大概也會去個三四次新竹,查了一下紀錄,前一次僅僅是去年十一月去竹北看戲,再前一次也僅僅是去年十月去新竹市看台灣設計展(查完之後覺得去新竹比我想像中頻繁好多啊,不過再往前就沒這麼緊湊了),但其實這三次主要出沒的範圍都不一樣,一次是竹北較舊的市區,一次是新竹市區,而這次則在竹北高鐵站附近。

 餐廳離新竹高鐵站走路不到20分鐘,我大概提前一小時到新竹高鐵站,就慢慢散步過去,沿路看見了亮眼的玻璃帷幕辦公大樓、新建成的社區型住宅,以及各種氣派、用心裝潢的店家(連全家都好大一間),大開眼界,這個地帶在高鐵剛落腳的時候還是大片大片的荒地,如今雖然也說不上是繁華熱鬧,但就像是大富翁一樣一個區塊一個區塊地發展了起來,有了高鐵後進駐了科技園區、生技園區,再加上離竹科近,帶動了房市,而住宅帶來人口,人口帶動民生產業,又因為地大且相對便宜,所以形成了整個地段內各式建築又新又大又精緻的風景,再加上這一天的天氣正好是過了冷氣團之後的一日限定回暖,整個弄起來讓人一下子產生了想在這裡生活看看的念頭。

 一行五人在小包廂吃了一頓歐系料裡,之後到其中一個朋友的社區打了撞球,再到旁邊的咖啡店聊到五點多才散,話題也不意外地從「什麼時候結婚」變成「什麼時候生小孩」或「什麼時候第二胎」,另外也聊一些劇場的八卦,也聊了股票,笑談之間感到一些悲傷,錢真的很重要呢,因為我們想要的往往很多又很高級。

 走回高鐵站的途中買了朋友推薦的生吐司,回到家吃了覺得還不錯,不過下次想帶我心中最愛的trees bread生吐司過去給朋友吃吃看。

臉書新開幕,歡迎交關,
https://www.facebook.com/DaGongGuy

竹北小春酒

過年去了宜蘭

 過年去了宜蘭,住在礁溪的溫泉旅館五天四夜,天天在房間裡的湯屋泡好泡滿,天天九點看一部電影台的電影,初一看《怪胎》,初二看《1/2的魔法》,初三看《逃出立法院》,初四看《兔嘲男孩》,除了《逃出立法院》上映的時候錯過了沒看到之外,另外三部都在電影院看過了,每一部都好好看,重看一次也都覺得精彩,喜歡《怪胎》偏執的美學以及對稱敘事帶來的幽思,喜歡《1/2的魔法》滿滿的細節及精彩不斷的情節,喜歡《逃出立法院》惡搞到翻的創意,喜歡《兔嘲男孩》大膽地去玩轉納粹及戰爭話題。

繼續閱讀 “過年去了宜蘭"
過年去了宜蘭

穿越時空來笑你《古典派的SM》

演出|不然,B計畫
時間|2020/9/5 10:30、2020/11/22 10:30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巴洛克花園、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實驗劇場

「不然,B計畫」劇團近年在臺北藝穗節多產且亮眼,2016、2017年兩度製作的《殺蟲記》脫胎自卡夫卡的《變形記》,2018年的《青春絮語》演繹羅蘭‧巴特的《戀人絮語》,此次則一口氣取材莎士比亞四部作品中關於愛情的SM關係,至今先後於松山文創園區巴洛克花園、牯嶺街小劇場、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實驗劇場演出《古典派的SM》,五年之間三檔半的製作皆獲得藝穗節獎項(前兩檔為佳作,後一檔為明日之星獎),作品並陸續受邀於新竹、桃園、基隆、屏東等地演出;縱觀三作,其消化經典、重新建構、選擇形式、編排表演、因應變通,在在展現出藝術總監涂也斐靈活多元、深不可探的戲劇學養與編導能量,不僅總能在各種表演空間與種種資源限制之下為戲找到合適又有趣的施力點進行調整並為其增色(這也就是此團所強調的B計畫實驗劇場精神【1】),其對於角色刻劃、情感、文本、肢體等等的關注亦入木三分,內容完全壓得住形式,並與形式相輔相成,比之放眼當今盲目追求流行形式,大搖「流動式展演、環境劇場、沉浸式劇場」等旗幟,實則不僅內容荒蕪得令人尷尬,甚至徒喊形式卻不知為何用、如何用的演出,「不然,B計畫」劇團將故事一個個穩穩地說好、做好,實為可貴。

《古典派的SM》以一個三流的馬戲班為底,觀眾在各種非典型劇場空間隨著演出滿場移動,表演者以鮮豔誇張的妝容與表演,時而扮演各種莎翁經典角色,時而為戲子伶人作旁白,時而為其他表演者配音,時而展露帶著笨拙的馬戲雜技,搭配瑜珈球等道具、穿梭於空間場景間,依序演出《馴悍記》、《無事生非》、《皆大歡喜》、《羅密歐與茱麗葉》四齣劇作中具代表性的糾結虐愛情節,一如涂也斐所稱,莎翁故事之所以雋永,正是因為她的通俗性【2】,縱使劇情中對於性別、種族多有與現時衝突之處,卻無損這之中的愛情關係強弱拉扯幾百年來依然強度絲毫不減的既視感;歷史不斷重演,超現實的小丑在超現實的場域演出超現實的60分鐘荒謬愛恨情仇,穿越時空來笑你,他們揶揄這個世道,揶揄著觀者也揶揄著自己,笑聲剛落便一溜煙跑走,卻又回頭看看大家是不是都跟上了,嘟嘴說著嫉妒的話,一本正經地講幹話,前一秒恨,下一秒愛,才剛耿耿於懷,就又九霄雲外,如此反差,如此矛盾,卻又像極了愛情,如此可愛,將那些當局者迷的虐愛都弄得好笑了起來,似是用更大的框架複誦著莎翁總說的那句「一齣戲,不過就是一齣戲嘛」,我笑了,我看你也笑了,最後整個演出化作一處遊樂場,場上眾人都成了小丑。

大量充滿能量且時有大型拗口句式的台詞、誇張的肢體動作、複雜的演出動線,表演者除了必須專注於快節奏、高強度的台詞拋接與身分變換,還需在流動的空間中注意安全展現馬戲雜技、引導觀眾、並機智克服不論是來自觀眾或開放空間中各種突如其來的臨場狀況,在松菸中庭的第一周演出遇上了大雨,在竹北實驗劇場的演出則面臨演藝廳傳來的宏亮管樂排練聲響,考驗著表演者與技術團隊的應變能力;變數是雙面刃,有時讓演出更加精采,有時卻影響了演出節奏,甚至砸掉半場戲,而此戲之精巧,擷取莎翁四戲緊湊拼貼,只要稍有一小部分呈現不到位,就有可能讓觀眾難以理解劇情,進而誤解或甚至無法解讀後來的內容,劇本與演出形式都高度考驗著表演者,致使筆者觀看的兩場演出都有或多或少的演出失誤,竹北場尤其可看出演員在接連失常後又要面對顛簸地面及場外噪音的挑戰,即使相當努力想要穩住,卻仍顯露狼狽,甚至略有散架的狀況,相當可惜。

「不然,B計畫」劇團關心戲劇介入青少年教育,透過演繹經典的過程,讓表演者沉浸角色心境,也學習口條、肢體、紀律等項目,在製作上以各種靈思巧變克服諸多限制,演出在各種場地發生,並適應產生變形,有機且充沛,此次的製作難度相對之前高出許多,演員也遇強則強做了相當大的突破提升,縱使有所力不從心,仍令人無比期待其未來會去到什麼地方。

註釋
1、「不然,B計畫」劇團簡介,https://cornychicken-youth.weebly.com/21127222963177720171.html
2、王寶兒〈拆解莎翁劇作 感受SM虐戀〉(中國時報),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00703000579-260115?chdtv

穿越時空來笑你《古典派的SM》

日子及其複象

昨天到實驗劇場看了一齣叫做《東意在哪裡》的舞台劇,演員蕭東意在台上進行了75分鐘的獨角戲,蕭東意模仿 / 扮演了一堆角色,但這些角色是不是蕭東意?有多少蕭東意?角色跟蕭東意之間的關係是什麼?「真正的」蕭東意是什麼?又在哪裡?角色們群起向蕭東意反撲,台上一個蕭東演著一堆角色的大亂鬥,每個角色像是各自的角色,又像是每個都是蕭東意,整個的帶點混亂敘事去辯證扮演與虛實的命題,表演得相當精彩,演技方面只有佩服,然而若說將道理提升到了什麼高度,似乎就也比較普通一些,並未太脫套路,但表演還是很好看,也很鬧,也很靠北

晚上台北電影節頒獎,馮勃棣Birdy以《江湖無難事》拿下了最佳編劇,看著台上那個走鐘到我整個認不出來的痞子痞子痞還以為是代領,一開口立馬知道這就是Birdy本人無誤,那個rapper、魔術師、寫下舞台劇劇本《我為你押韻情歌》《Dear God》《Blue John》《神農氏》、電影劇本《帶我去月球》的編劇、整天講冷笑話的Birdy,他說「江湖無難事,票房很有事」,他說「謝謝Kobe Bryant教會我黑曼巴精神」,他說「我會繼續寫劇本到死,謝謝台北電影節,後會有期掰掰!」之後我去follow了一下他的近況(幾年前因為他太ㄎㄧㄤ了所以取消了追蹤),發現了一個很詭異的愛情故事,覺得世界有這樣ㄎㄧㄤ的人們彼此結伴過著狂笑的生活實在很美

一年多沒有更新blog,總想著要說點什麼,寫點什麼,也不是無話可說,其實應該甚至有很多可說的,然而就是擺著沒說,也許是覺得也沒什麼特別需要說的,日子就在並不是沒什麼事、其實發生了很多事、但也不到值得說的程度之中度過了,例如我從四月開始改成騎車上班了,單程通勤時間縮短了半小時,一個月省了五百塊左右,例如今年陸續看了Netflix的影集《愛x死x機器人》《黑鏡》《絕夜逢生》《永遠的君王》《全歐最酷線上藥頭》,電影《柯洛弗悖論》(好讚!)《1/2的魔法》(好讚!)《原鑽》《生存家族》等等各種,最近想要為了《西方極樂園》來去訂閱HBO(應該下個月就會訂了);做了各種莫名其妙的簡單料理;在工作上則是日漸往讓人難以理解的方向去做一些程式設計相關的內容,覺得有趣也頗有成就感;已經半年沒有加班了,可是下禮拜開始可能要加班幾周;積極想要達成存錢的目標;積極地過著生活;盤算著未來的一些目標,為了這些目標而努力著;九月在職專班開學,可能會忙不過來,也可能只是變得飽和而已

我這幾個月萌生了一個新的有趣的目標,我想寫一個關於技術劇場的劇本,希望她可以得獎,然後我就可以拿著錢,讓我喜歡的劇團、導演、crew來做這齣戲,這樣一定很好玩

日子及其複象

那些沒有陽光沙灘的青春《新生命》

演出:慾望劇團與青少年合演
時間:2019/07/07 14:30
地點:基隆文化中心島嶼實驗劇場

15年前15年後,從高中職學生聯展到基隆青少年戲劇節,當年參與聯展的學生們愛上了劇場,凝聚孕育出基隆在地深耕的慾望劇團,如今劇團扮演起指導的角色與學生共製演出,作品《新生命》講述四名青少年在死後先後來到一處「收容機構」,透過日復一日的「修行」,等待離開的一天;他們的青春停留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既是終止,同時也讓他們的一生永遠停留在青春的模樣;村上春樹在《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中開玩笑地寫道:「要到死都18歲,只能在18歲就死去」,在此引用無疑是一個地獄梗,不過死在青春年華的痛與美、殘酷與浪漫,亦是以強烈矛盾的狀態存在著的,於是似乎再怎樣的荒謬也都可以被接受了;至於《新生命》作品之外亦與作品發生了巧妙呼應,人的一生無可復返,15年前的青少年「已經不再是少年,還是一樣的熱烈」,透過與新一代共製,在同一個實驗劇場場域內又像是時間停佇了一般;烏龜在跑,我不能睡,日子在走,永保青春的心態要有,李國修老師說「小劇場是大劇場的上游」,透過一代代的青春輪迴,期許基隆青劇節能夠為青少年戲劇與表演藝術教育持續書寫更多有趣精彩的故事。

本劇的編導、燈光設計、校長兼撞鐘葉禹廷a.k.a.頹廢在演後座談時提及本屆青劇節的主題是「青春」,在構思劇本之初的聯想是陽光沙灘等元素,但後來受到申昌源及林奕含的事件影響,轉而關注「那些沒有陽光沙灘的青春」,作出黑暗沉重卻曖藏光輝的《新生命》,四名角色(李岳翰、吳信翰、黃毓婷、李沛湘)的服裝(服裝設計葉巧雯)與座椅(道具設計陳彥竹、林俊龍)皆對應各自的生命故事來作設計,甚具巧思,從頭到尾懸在空中的靜止的時鐘除了暗示時間不走之外,時針與分針皆直直向下指,隱隱更顯絕望;舞台設計(吳玟慧)置中一個大大的兩階白色平台,像是祭壇又像刑場,四名角色平時在下舞台一字排開對話,「修行」或獨白時則搭配燈光、平台及兩位幻象演員來進行心理層次複雜的表演,多段獨白且皆相當精彩,表演者在多種情緒快速切換上堪稱精準,然而有時切換的動機較弱(例如阿源(吳信翰飾演)在其中一次聽到「模範生」時突然大怒,或許因為前面幾次聽見時情緒並未堆疊,這個炸裂顯得非常突兀),多場獨白時加入幻象演員的表演顯現角色心境,惟其中有一段幻象演員在角色獨白時表演出類似現代舞的身段使人感到突兀,除此之外的大多時候幻象演員對於提升畫面張力及加深情緒力道上皆奏效。

就劇情結構而言,四名角色在整齣戲的過程中從不願意說出自己的故事到一一說出,由於看著劇情發展趨勢就覺得最終大家都會說出來,因此過程中角色間的言語推拉顯得有點無力,此外在較大的劇情轉折處例如大家都離開了只留下婉真(黃毓婷飾演)時張力略顯不足,或許製作有所限制,期待有一天這個作品能以更大的規模重製;燈光(燈光設計葉禹廷)及音樂(音樂設計葉智凱)表現可圈可點,在氣氛營造上相當成功,最後的投影更是一舉將情緒拉高,最後的一句再見,像是在告別整個世界,像是在許來生,像是在說夢裡見,像是在說我們要醒了;這齣戲像是一幅圖,他們將各自一生十多年的苦難與愛竭力揮灑釋放,成就了一張到此為止而永不褪色的圖,花開花謝終有時,你在最美的時候戛然止步,卻似已經承受了百歲的苦痛,或也已經經歷過了百歲的幸福。

《新生命》裡早逝的生命受盡折磨,劇場作為一個渲染的裝置,自是教我們去關懷現實周遭的人們,正如明明是凋零卻說是新生的劇名一般,亦如歲月一刀砍過來我們沒死,有機會就去跟後生說一下怎樣吃牛才好吃;「青春就像一盒衛生紙,看起來很多,抽著抽著就沒了」,不要管抽了拿去做什麼,重點是要讓我們心中的衛生紙,怎麼抽也抽不完。

( 本文首次發表於表演藝術評論台,評論台連結請走 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35967 )
( 本文劇作畫面取自網路資源,若有版權問題請來信告知刪除,謝謝 )

那些沒有陽光沙灘的青春《新生命》

日頭落又起,是時間的掌中戲《一丈青》

演出:真快樂掌中劇團
時間:2019/5/4 19: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

掌中戲在台灣因應不同時代、不同場合、不同觀眾需求而演變出多樣的表演形式及內容,真快樂掌中劇團於2018年於臺灣戲曲中心及外亞維儂藝術節演出的《孟婆‧湯》,以及此次再度於戲曲中心演出的《一丈青》,其不僅演出內容基於經典卻大不囿於經典,形式上更不是慣常掌中劇團來到現代室內劇場(或說「內台」)演出時往往再在台上搭建一個掌中戲棚,除了表演主要僅在掌中戲台上發生之外,也使技術劇場難以發揮的形式,其充分使用現代劇場的硬體設備,同時亦破除表演空間僅於台上台的限制,使得小小偶戲在完整一個實驗劇場的舞台、燈光及影子、煙霧等效果的襯托下營造出一個個使人大開眼界的奇妙畫面,操偶師拉開一塊布,布的上沿便可以是戲偶的舞台,旗幟橫打、兩片橫旗相接或相疊則又皆是另外種種形式的台,操偶師在整個舞台遊走,時而融入角色一同扮演,時也兀自扮演其他角色,如此走出掌中戲的新路,雖然近年來尚有如同黨劇團的《白色說書人》或好劇團與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的《穿紅絲緞的少女》亦揉合掌中戲與現代劇場元素,惟真快樂掌中劇團的近兩部作品呈現上較為寫意,並帶有獨特的詩意,可謂獨樹一幟。

與《孟婆‧湯》秉持同樣的簡單原則,《一丈青》的演出模擬一個機動性高的掌中戲班來到鄉間進行走演,台上先後駛入三台腳踏車,其載運了一台子戲所需要的一切行頭,就連簡易的舞台及文武場也包含其中,戲中戲搬演水滸英雄扈三娘闖蕩江湖的故事,然而整個演出更關心的是戲中戲之外的戲班日常,早期台灣掌中劇團在鄉野間走闖的生活樣貌,戲裡戲外同樣江湖,而與扈三娘對照的是真快樂掌中劇團的耆老江賜美女士,兩者同樣在男兒當家的世道下邁開步、走出一條不讓鬚眉的路,而古有的盜賊與狗官,在近代則有地方的惡霸與迂腐管區來對應,一齣在鄉里陽春上演的掌中戲便頻頻被打斷,走村撞鄉的演出並不全然逸趣橫生可見一斑。

然而並不只有外人會打斷鄉間的掌中戲演出,《一丈青》中更演繹了當年鄉野演出的另一個特色,即是會在演出中插入賣藥的橋段來貼補劇團開銷,且呈現方式類似恆春兮那樣妙語連連,其實現今YouTube、電影、電視劇中置入性行銷及廣告亦無所不在,如此這般在表演過程中插入廣告可謂是業配的先驅,而且觀眾其實也未必會討厭業配,只要能將業配的內容處理得有趣且能讓觀眾接受,那對觀眾、演出及劇團而言便是三贏的局面,劇中的業配儼然是掌中戲界的How哥。

然而也並不只有外人和賣藥廣告會打斷鄉間的掌中戲演出,《一丈青》演繹一個戲班行走江湖來演出一齣女俠行走江湖的故事之各種情狀,比起「一丈青」所指涉的巾幗情懷,其實更強調著「行走江湖」所代表的無盡與無常,無論是戲中戲裡的扈三娘多次奔波,或是戲班多次中斷演出,皆是出來走跳的生存風景,這個強調的最高潮發生在《一丈青》的結局,當戲中戲演到扈三娘準備要率眾攻打官府替家族報仇時,戲外卻突然下起雨來,於是演出再度中斷,戲班眾人眼看無法繼續,便開始打包行頭,不一會兒台上便只剩下一台腳踏車及一名表演者,其收拾完畢之後往觀眾席一看,愣了一下說:「你們怎麼還在?我們要收了,祝大家萬事順心如意,再見。」全劇便結束,筆者看過小說斷尾,也看過動漫斷尾,這輩子第一次看到眼前的戲斷尾,真實目瞪口呆,不過也覺得相當精采,正如同那些結局回歸到現實日常的劇碼,鄉野戲班時至今日仍然走跳,遇到大雨也仍然是停演,而雨總有一天會停,也總有一天會再下,在種種的周而復始之間,時間的掌中戲還不停上演呢。

( 本文首次發表於表演藝術評論台,評論台連結請走 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34991 )
( 本文劇作畫面取自網路資源,若有版權問題請來信告知刪除,謝謝 )

日頭落又起,是時間的掌中戲《一丈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