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雲.之/間

 種種因素使我一直沒打算看這齣戲,一來對表坊近年的作品感到害怕,二來乍看廣告標語覺得是透過《暗戀桃花源》中《暗戀》的線索硬是穿鑿羅織出來的作品,三來細看廣告文宣中提到「劇場詩歌」、「胡德夫不經交代的同時在舞台上進行演唱會」等字眼, 讓我想起一齣叫做《星光劇院》的爛戲,大張文學旗鼓,在台上散步、讀信、寫稿,參雜自溺的意識流與不明所以的或突兀的元素,我真的豪害怕⋯⋯

 直到星期六晚上偶然聽說好評,接著又看到幾張很美很美的舞台照,興起了想去看看的念頭,買了星期天午場,三個小時看完,幸好沒錯過

 觀看的過程中我驚訝地發現自己居然可以背出其中《暗戀桃花源》的幾乎所有台詞,才意識到原來《暗戀桃花源》於我還是佔了相當地位,大學時看了舞台劇版跟電影版的錄影,自此愛上金士傑老師的表演,也第一次比較深刻地認識了戲中戲、後設等概念,後來在2016年《暗戀桃花源》30週年演出的時候,去國父紀念館看了第一次現場的《暗戀桃花源》,卻不知是否因為對戲太熟了,覺得好無聊啊,中間打了好幾次瞌睡,就連最後一場病房相逢的戲都覺得相當無感(我猜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我太喜歡金士傑的江濱柳了,其他人演起來都覺得不過癮)

 《江/雲.之/間》從年輕的江、雲二人自上海分離說起,說到兩方因為內戰失聯、各自輾轉來台、一邊思念彼此而一邊度過各自的大半輩子,一路交代到病房相逢之後的再更之後,一切落盡的酸楚與淒美(非常好!)

 整個戲難免有一些讓我厭惡的做作文字堆疊,例如開場時江、雲二人撐傘在台上遊走,說一些什麼記憶像雨水又不像雨水的虛幻又不著邊際的假掰到炸掉的句子,一看到這個開場我又覺得我是不是該走了(沒走),後來還有一些像是開頭年幼之真跟年輕之凡談論濱柳時的超差口條、下半場美如像是起乩一樣邊笑邊跌倒邊由左往右走過去等等的爛玩意讓人搖頭,不過至少已經沒有看到表坊好一段時期又難笑又喜歡重複三次的爛笑鬧橋段(可是郵差出來跳舞灑信三次也實在是是沒有多好),回想起來也覺得奇怪為什麼《暗戀桃花源》沒有這些尷尬跟太過做作的地方

 上半場主要以江雲兩人讀信搭配台上搬演進行掉大半,除了出現了《暗戀桃花源》中濱柳太太美如的年輕版,也出現一些新角色如之凡的媽媽、妹妹、丈夫、濱柳的小姑、好友蘇老師及王教授等,一眾演員的表現都在水準之上,瑕不掩瑜,特別李劭婕表演的美如,居然隨著角色年歲增長而慢慢地往《暗戀桃花源》中年邁的美如靠攏,到病床重逢時形象口條直接重疊,太驚人了

 這些角色故事穿梭交織,確實豐富填補了這段《暗戀桃花源》所沒有交代的空白,不過縱使這些日常有其不重要之必要(日常就是要瑣碎,事後回想起來才會雋永,反撲起來才會猛),但如此如實搬演還是稍稍讓人不耐,所幸我們有強大的舞台,以及強大的影像,以多寶閣櫥窗流暢拼接置換各個場景(同時以自動控制懸吊系統執行的拉開與合起櫥窗也展現其和諧與詩意,很棒),斗大的年份及字樣滿台流轉,為戲繽紛增色不少

 上半場走戲至兩人來到台北安身,在舞台上僅是樓上樓下的關係,卻都不知對方就在台北,仍望遠憑信遙寄思念,所謂「好大的上海,我們還能在一塊,小小的台北,卻把我們難倒了」整個立體起來,後又來到論及婚嫁的部分,所謂「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就老了」感慨更深,諸如此類偶爾穿插的來自《暗戀桃花源》的台詞,聽起來都更加生動,更加刻骨,此外胡德夫初登場時唱著〈太平洋的風〉,而後年份如跑馬燈走一個歲月如梭,也一下子讓人相當有感,

 相較於上半場的悠長,下半場則殘酷許多,隨著年歲增長,為人父母、為人祖父母固有欣喜,亦有更多喟嘆,劇情走往老、病、死、離別,歲月不饒人,兒子要去美國讀書了,前一天晚上哭一哭,之後天天在門口「留一盞燈,有燈就有人」,

 「時間帶給你一切,又奪走你一切」,從之凡讀到濱柳登報的這個精湛的燈暗開始一路到劇終,整大段節奏非常優秀(除了醫院相逢後跳出戲外的那段鳥掉了之外),我心也一路跟著揪著,整段與《暗戀桃花源》相同的醫院相逢台詞,放在《江/雲.之/間》卻讓人耳目一新(雖然張震的江濱柳我實在是一點也不喜歡),前面兩個小時的堆疊確實起了作用,句句台詞都立體了起來(雖然張震的江濱柳我實在是一點也不喜歡again),及至之後的更多的死別,年少時一個必然的偶然的相遇,隨後一生的錯過,經歷了許多,回頭一看又好似轉眼,那些錯過的似乎也成了一種必然,於是似乎人生經歷的一切都是必然了,「我再待一會兒」、「再看一眼吧」,滿滿的眷戀,又像是宮二的轉身,看見的都是滿滿的回不去的一生,而胡德夫再唱起〈匆匆〉,即使整齣戲看來胡德夫相當突兀(或許這就是導演想要的感覺吧(什麼感覺(一棵桃樹逃出來的感覺嗎))),但還是起到了一些情感渲染的效果(還有幫忙墊檔過場的效果)

 「還不錯」啦,這齣戲就算與《暗戀桃花源》無關,我也還是會覺得挺好看,就像是同為表坊的《如夢之夢》及《寶島一村》我也很喜歡(其實《江/雲.之/間》的氣質兼有兩者),賴聲川有其獨特的作品韻味及風格,雖然還是會產出讓人大翻白眼的作品,但出現佳作的時候還是很讓人喜歡的,慶幸自己來看了,謝謝傳出好評及好照片的人們

江/雲.之/間

穿越時空來笑你《古典派的SM》

演出|不然,B計畫
時間|2020/9/5 10:30、2020/11/22 10:30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巴洛克花園、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實驗劇場

「不然,B計畫」劇團近年在臺北藝穗節多產且亮眼,2016、2017年兩度製作的《殺蟲記》脫胎自卡夫卡的《變形記》,2018年的《青春絮語》演繹羅蘭‧巴特的《戀人絮語》,此次則一口氣取材莎士比亞四部作品中關於愛情的SM關係,至今先後於松山文創園區巴洛克花園、牯嶺街小劇場、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實驗劇場演出《古典派的SM》,五年之間三檔半的製作皆獲得藝穗節獎項(前兩檔為佳作,後一檔為明日之星獎),作品並陸續受邀於新竹、桃園、基隆、屏東等地演出;縱觀三作,其消化經典、重新建構、選擇形式、編排表演、因應變通,在在展現出藝術總監涂也斐靈活多元、深不可探的戲劇學養與編導能量,不僅總能在各種表演空間與種種資源限制之下為戲找到合適又有趣的施力點進行調整並為其增色(這也就是此團所強調的B計畫實驗劇場精神【1】),其對於角色刻劃、情感、文本、肢體等等的關注亦入木三分,內容完全壓得住形式,並與形式相輔相成,比之放眼當今盲目追求流行形式,大搖「流動式展演、環境劇場、沉浸式劇場」等旗幟,實則不僅內容荒蕪得令人尷尬,甚至徒喊形式卻不知為何用、如何用的演出,「不然,B計畫」劇團將故事一個個穩穩地說好、做好,實為可貴。

《古典派的SM》以一個三流的馬戲班為底,觀眾在各種非典型劇場空間隨著演出滿場移動,表演者以鮮豔誇張的妝容與表演,時而扮演各種莎翁經典角色,時而為戲子伶人作旁白,時而為其他表演者配音,時而展露帶著笨拙的馬戲雜技,搭配瑜珈球等道具、穿梭於空間場景間,依序演出《馴悍記》、《無事生非》、《皆大歡喜》、《羅密歐與茱麗葉》四齣劇作中具代表性的糾結虐愛情節,一如涂也斐所稱,莎翁故事之所以雋永,正是因為她的通俗性【2】,縱使劇情中對於性別、種族多有與現時衝突之處,卻無損這之中的愛情關係強弱拉扯幾百年來依然強度絲毫不減的既視感;歷史不斷重演,超現實的小丑在超現實的場域演出超現實的60分鐘荒謬愛恨情仇,穿越時空來笑你,他們揶揄這個世道,揶揄著觀者也揶揄著自己,笑聲剛落便一溜煙跑走,卻又回頭看看大家是不是都跟上了,嘟嘴說著嫉妒的話,一本正經地講幹話,前一秒恨,下一秒愛,才剛耿耿於懷,就又九霄雲外,如此反差,如此矛盾,卻又像極了愛情,如此可愛,將那些當局者迷的虐愛都弄得好笑了起來,似是用更大的框架複誦著莎翁總說的那句「一齣戲,不過就是一齣戲嘛」,我笑了,我看你也笑了,最後整個演出化作一處遊樂場,場上眾人都成了小丑。

大量充滿能量且時有大型拗口句式的台詞、誇張的肢體動作、複雜的演出動線,表演者除了必須專注於快節奏、高強度的台詞拋接與身分變換,還需在流動的空間中注意安全展現馬戲雜技、引導觀眾、並機智克服不論是來自觀眾或開放空間中各種突如其來的臨場狀況,在松菸中庭的第一周演出遇上了大雨,在竹北實驗劇場的演出則面臨演藝廳傳來的宏亮管樂排練聲響,考驗著表演者與技術團隊的應變能力;變數是雙面刃,有時讓演出更加精采,有時卻影響了演出節奏,甚至砸掉半場戲,而此戲之精巧,擷取莎翁四戲緊湊拼貼,只要稍有一小部分呈現不到位,就有可能讓觀眾難以理解劇情,進而誤解或甚至無法解讀後來的內容,劇本與演出形式都高度考驗著表演者,致使筆者觀看的兩場演出都有或多或少的演出失誤,竹北場尤其可看出演員在接連失常後又要面對顛簸地面及場外噪音的挑戰,即使相當努力想要穩住,卻仍顯露狼狽,甚至略有散架的狀況,相當可惜。

「不然,B計畫」劇團關心戲劇介入青少年教育,透過演繹經典的過程,讓表演者沉浸角色心境,也學習口條、肢體、紀律等項目,在製作上以各種靈思巧變克服諸多限制,演出在各種場地發生,並適應產生變形,有機且充沛,此次的製作難度相對之前高出許多,演員也遇強則強做了相當大的突破提升,縱使有所力不從心,仍令人無比期待其未來會去到什麼地方。

註釋
1、「不然,B計畫」劇團簡介,https://cornychicken-youth.weebly.com/21127222963177720171.html
2、王寶兒〈拆解莎翁劇作 感受SM虐戀〉(中國時報),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00703000579-260115?chdtv

穿越時空來笑你《古典派的SM》

也許故事正在發生著《遠方》

演出:複象公場
時間:2018/11/11 14:30
地點:苗栗市 EX Studio黑盒子小劇場

1111 遠方

帶有非現實情節的故事有其渾然天成的迷人魅力:《遠方》講述一名孤兒院的小女孩在夜裡窗邊企圖向流星許願扭轉命運時遭遇一名「旅行者」,旅行者帶領女孩去看她將來至死的情景,之後讓小女孩選擇是要忘掉看見的未來並照著那樣活過一次,或是即刻死去登出人生,而最終小女孩超脫兩個選項,未留屍身地消失了。

無論是因為所謂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產品)的製作方針[1],或是此作原就有意在精簡的條件下完成,全劇空台、無佈景、獨幕、並僅透過兩名表演者(陳思妤、羅振佑)搬演這個穿梭時空的故事,然而呈現結果毫不含糊,讓人目不暇給:用一只皮箱就能裝完的道具來扮演警察、醫師、軍人、旅行者等角色,將一塊紅色披肩抓起一個圈便成為象徵女孩的偶(其被操作得栩栩如生,且由於偶可執行飛行、幻滅等動作,使表演更加靈活生動),披在身上時則作為呈現女孩長大及終老時的符號,及至最後小女孩消逝時紅色披肩則被拋落地面失去人形,同時吹開四散的紙張,像是一個長長的喟嘆,相當好看又隱隱揪心;此外,富有詩意的旅行者台詞、灑落悠揚中透著哀傷的音樂、透過巧妙的走位編排及俐落而豐富的燈光設計轉換時空、加入高低參差的燈泡明滅以豐富場景及增添星空意境,甚至用一支手電筒就擔當了序幕精彩的女孩偶戲的追蹤燈、流星劃過天際、打向背黑幕的人物剪影等效果,凡此種種,使得小小的黑盒子劇場空間如魔術一般流暢幻化出一個又一個夢中場景,將小劇場「小預算、重實驗」的迷人之處發揮得相當徹底[2]。

作品圍繞著幸福與不幸的主題,不幸的小女孩渴望著幸福的未來,然而旅行者帶她看見的未來僅有少少的幸福,終歸還是大半餘生的不幸,同時旅行者不斷說著幸福是假的、是短暫的,似是希望女孩的一生就此打住,然而女孩或許是因為母親曾經說過「無論如何都要堅強,因為那就是我們的命」而始終堅持著選擇去接受不美麗的現實、去相信即使一切看似命定了卻仍存在希望,此情此景使人想起【劇樂部劇團】的《黑夜的白晝》與電影《異星入境》(Arrival,2016)中亦有相同掙扎,而此兩作的主人公在知曉了未來會發生的磨難之後仍然選擇了存活,但《遠方》最後的小女孩無論是出於編劇順著情節推移而無意間將局面設於無路可出下形如機器神般的破格逃離,或是其別出心裁神來一筆,使得她不顧旅行者的告誡,毅然繼續往她已然死去之後的未來衝去,最終導致了消逝,旅行者的宿命論被衝破了,世界觀超展開,小女孩如同《魔法少女小圓》中的小圓,或是《新世紀福音戰士》中的碇真嗣,成為神一般的存在,建立了新秩序,化作星塵,給予每個向著流星許願的人們堅持夢想的勇氣,並引發旅行者無止盡的眺望,此結局固然美得使人眼睛一亮,也提供了故事神話或說獵奇的元素,不過整體而言仍是稍嫌便宜、方便。

作品在探討幸與不幸時伴隨論及的是那些所謂的「遠方」或許都近在咫尺,那些人們以為尚未發生的事可能正在發生著,並或許即將發生在自己身上,戰爭與和平、好遠又好近,誰知道會不會帶著老婆,出了城,吃著火鍋還唱著歌,突然就被麻匪劫了?即使此作並未如【黑眼睛跨劇團】《戰場上的野餐》或電影《今天跳舞不打仗》(Foxtrot,2017)那樣荒謬呈現戰爭狀態下的無戰情狀,然而他們皆是在說一種渾沌的狀態,拉到現實中來說,或許是在提醒無法知曉未來的我們去體驗當下,去認知所有的狀態都可能瞬間翻轉,懷抱著無常乃是正常的心態過活,如此無論幸或不幸,便都是境遇而已。

 

註釋
1、電子節目冊,https://goo.gl/z1EDbd
2、鍾明德《台灣小劇場運動史》頁8-12

( 本文首次發表於表演藝術評論台,評論台連結請走 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32311 )

( 本文劇作畫面取自網路資源,若有版權問題請來信告知刪除,謝謝 )

也許故事正在發生著《遠方》

2017 劇場經驗盤點

先來賣個票,2/23 19:30 《斷捨離物件習題》,這邊多一張,$640,意者請留言或站內信,感恩戮力;

又過了一年,劇場2017,依然的TIFA、新點子、各縣市藝術節、藝穗節,新加入的NTT-TIFA與戲曲中心,努力中的衛武營與北藝中心,強大但是沒參與到的WSD,周而復始的政府獎補助投件、開獎、製作、結案,年年愈發蓬勃的表演、行政、技術、製作課程,2018年的劇場,還是讓人好生期待哪;

2017年嘗試了月結逐戲點評,但是寫到後來無意間產生了太大的觀看時的壓力,而這幾年來看戲的數量一再突破天際我原本苦無節制的方法,到了年底的幾個月卻突然變得好像疑似稍微能夠控制腦波不要讓它動不動就淪陷了,這也同時幫助我稍微釋放掉某些執念 ( 也省下了不少銀兩 ) ,總之看戲還是回歸輕鬆+愉快,有話就說,比起去糾結一定要怎樣怎樣記錄下來,我現在更在意為什麼我的青蛙每次都去差不多的地方玩……

2017年一月到八月逐戲點評的連結及清單:

2017 1~3月 劇場經驗盤點
0106 1930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變形記》
0121 1930 明華園戲劇總團 《愛的波麗路》
0122 1430 A劇團 x 思劇場 《在戲劇與阿卡貝拉間劈腿的人們》
0303 1930 NTT-TIFA 柏林劇團 x Robert Wilson 《彼得潘》
0309 1930 TIFA 二分之一Q劇場 《流光似夢》
0310 1930 TIFA 無垢舞蹈劇場 《潮》
0312 1430 台南人劇團 春天戲水 《海海人生》
0317 1930 野火劇團 《小說人生》
0318 1430 TIFA 蘇黎世國家劇院 《誰怕沃爾夫?》
0318 1930 台南人劇團 春天戲水 《夜鶯之戀》
0325 1430 莎妹劇團 《離開與重返》
0325 1930 北藝大春季公演 《夜行一族、系列The Collection》

2017 4月 劇場經驗盤點
0402 1430 TIFA 奧斯卡‧柯爾斯諾瓦X立陶宛OKT劇團 《哈姆雷特》
0413 1930 褶子劇團 《閣樓上的安妮》
0414 1930 創作社劇團 《少年金釵男孟母》
0415 1930 相聲瓦舍 《弄》
0416 1430 TIFA 四把椅子劇團 x 簡莉穎 《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
0421 1930 NTT-TIFA 路易霧靄劇團 《小木偶》
0430 1430 TIFA 凱蒂.米契爾x柏林列寧廣場劇院 《茱莉小姐》

2017 5月 劇場經驗盤點
0503 1930 自然而然劇團 《艾玲》
0506 1430 EX-亞洲劇團 《生之夜色》
0506 1930 沙丁龐客劇團 《再一次・美麗人生》
0512 1930 新點子劇展 莎妹劇團 x 王嘉明 《血與玫瑰樂隊》
0513 1930 綠光劇團 《人間條件六-未來的主人翁》
0520 1430 新點子劇展 窮劇場 x 高俊耀 《親密》
0520 1900 演摩莎劇團 《凡尼亞舅舅 讀劇演出》
0525 1930 同黨劇團 《平常心》
0527 1430 阮劇團 《馬克白》
0528 1400 TIFA 荷蘭阿姆斯特丹劇團 《源泉》

2017 6月 劇場經驗盤點
0602 1930 北藝大夏季公演 《神作》
0610 1430 果陀劇場 《愛呀,我的媽!》
0611 1430 新點子劇展 風格涉 x 李銘宸 《戈爾德思:夜晚就在森林前方》
0616 1930 烏犬劇場 《二路埋伏》
0617 1430 如果兒童劇團 《天下第一》
0623 1930 楊景翔演劇團 《女僕》
0624 1500 十指幫劇場 《根》
0624 1930 國光劇團 《孝莊與多爾袞》
0630 1930 非常林奕華 《福爾摩斯・心之偵探》

2017 7月 劇場經驗盤點
0709 1700 《GEAR》
0716 1430 台南人劇團 x 瘋戲樂工作室 《木蘭少女》
0721 1930 零距離合作社 《彼時此岸》
0723 1430 崛製作株式會社 《死亡筆記本》
0728 1930 風格涉 《欲言又止》

2017 8月 劇場經驗盤點
0812 1930 臺北藝術節 柏林德意志劇院 《等待果陀》
0816 1930 臺北藝術節 台南人劇團 x 帕斯卡.朗貝爾 《一家之魂》
0817 1930 同黨劇團 《妳在我眼中的三張臉》
0825 1630 臺北藝術節 里米尼紀錄劇團 《遙感城市》
0826 1430 臺北藝穗節 磚木取夥故事劇場 《石虎你好嗎?》
0826 1700 臺北藝穗節 玉米雞青少年劇團 《殺蟲記2.0》
0826 1930 臺北藝穗節 追困實驗室 x 手放開工作團隊 《冥王星》
0826 2050 臺北藝穗節 窮劇場 《七種靜默:忿怒》
0828 1930 臺北藝穗節 光劇團 《時。光》
0830 1930 臺北藝穗節 黑木劇團 《派對》
0831 1930 臺北藝穗節 A劇團 《吉米不難搞》

九月之後就不一一說了,直接就覺得有特色的演出來隨意寫寫,全年看下來一共是99齣,如果加上錯過的演出就輕鬆破百了,真的是hen累hen累而且說實在的也吸收不了,我希望我這輩子的年戲量都不要破百……

 

0825 1630臺北藝術節【里米尼紀錄劇團】《遙感城市》
0825 遙感城市 (3)0825 遙感城市 (2)0825 遙感城市 (4)
開心有趣的看戲體驗,置身其中的表演藝術穿街走巷,漫遊公園、巷道、學校、醫院、警局、捷運、國父紀念館、大巨蛋,也漫談所到之處的各種子題,以外來人的角度重新觀看了台北,最後的停機坪大彩蛋豪壯觀,整體是個讓人回味再三的作品

 

0902 1930 臺北藝穗節【大西洋劇團】《七言絕句》
0904 1930 臺北藝穗節【陳家聲工作室】《阿北》
0904 阿北 (2).jpg
輕鬆+愉快

 

0905 2000 臺北藝穗節【七転演劇部】《容我羞恥於美好與芬芳》
0905 容我羞恥於美好與芬芳 (2).jpg
喜歡這類演員人數少、劇情偏暗黑且較離散、呈現手法帶著巧思帶著cult,漫天漫地地扯東扯西,時不時後設一下,時不時隱喻一下,時不時透過後設把隱喻說出來一下,這樣的演出有時候讓人覺得非牯嶺街也實在很難找到合適的演出空間,而一念及2018年沒有牯嶺街小劇場,就也突然一陣悶悶

 

0906 2000 臺北藝穗節【梗劇場】《致深邃美麗的》
0906 致深邃美麗的 (2).jpg
嗯……..很特別,說不上喜歡不喜歡,玩了有趣的劇場形式,好像說了些什麼,但是總覺得有點太方便了;

 

0908 1930 臺北藝術節【當代傳奇劇場】 x 克里斯托夫.萊普奇《浮士德》
0908 浮士德 (2).jpg
what the fuck, 滿懷期待卻失望透頂,【當代傳奇劇場】繼去年在TIFA玩壞了《仲夏夜之夢》之後,今年接力在臺北藝術節搞砸了《浮士德》,文本消化得破破爛爛,呈現更是另一個災難,那個仰天悲鳴卻絲毫不走心的人是浮士德博士?整齣劇情因為刪減過度而淪為交代情節,既不連戲,更別提堆疊,而中後段出現的特攝片式偶裝則讓我找到了【當代傳奇劇場】新的下限,sehr gut! 接下來要再弄個希臘悲劇來看看嗎?我等著看悲劇

 

0910 1430 臺北藝術節【伍斯特劇團】《THE B-SIDE》
0910 1930 臺北藝穗節【認真練舞中】《啊你褲子怎麼還沒脫?》
0910 啊你褲子怎麼還沒脫.jpg
融入演出場地 ( 小餐館 ) 的閒聊式演出,演員演著她們自己,日常事件搭著日常事件搭著日常事件,走完了一段夜晚還年輕的故事,表演誇張了些,但是在「表演」的保護傘下很可以簡單被接受,也把觀眾當作是觀眾來互動,戲裡戲外、台上台下都玩得很開心,希望這股活力熱力還能繼續繼續下去

 

0915 1930 臺北藝術節【盜火劇團】 x 平田織佐 《台北筆記》
0915 台北筆記 (2).jpg
順順地看完了,覺得還可以,也買了導演的《藝術立國論》,也順順地看了,覺得也還可以

 

0917 1430 【再拒劇團】《春醒》
0924 1430 【身聲劇場】《春釘》
0924 春釘 (2)
非常用心的演出,身聲真的很猛耶,演員在台上超忙,要演要彈奏要變裝,還幫忙換景,完全感受到團隊對表演藝術滿滿的熱愛,是一生懸命的等級,「我的身體還有拔不出的春天的釘子」,藉由書信作為引子來長出一段一段觸及病痛生死的故事,也一再地提到需無、徒勞,看下來雖然難免感嘆,但也同時覺得演出非常好看,如果有機會重演 ( 雖然應該是頗有難度 ) ,會再進場看一次,未來我也會繼續追隨這個劇團der

 

0930 1930 【動見体劇團】《狂起》
0930 狂起 (2).jpg
戲曲中心小表演廳是個很不錯的實驗劇場,唯一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他的卸貨口真的太容易竄音進來了;《狂起》的實驗性高,有一大部分來自於在伴奏上進行了諸多中西交揉的嘗試,搭配來自兩部古典的角色跨時空互相拉鋸,是一次成功而且有趣的呈現,不過深度上似乎就差差,無論是角色深度或是伴奏的弦外之音,要是戲再長一點恐怕就不是好評了

 

0930 1930 【大開劇團】《去火星之前》
0930 去火星之前 (2).jpg
看到呂名堯跟地球告白我已滿足♡

 

1006 1930 【莎妹劇團】《請聽我說-20、30、40》之30
1007 1430 【楊景翔演劇團】 x 陳仕瑛導演《前進吧!方舟》
1007 1930 關渡藝術節《十二怒漢》
1011 1700 【拉夫拉前衛劇團】 x 呂紹嘉與【國家交響樂團】《女武神》
1011 女武神 (2)
好像是第一次進場看歌劇,進場前稍微研究了一下大概的劇情跟看點,看完覺得非常恢弘非常氣派,LED巨牆在各個場景下發揮他強大的視覺能量,樂池裡NSO的強力奏樂、台上的重機具及渾厚的滿台演員唱腔,五個多小時看下來意猶未盡,可惜去年沒跟上第一部曲,接下來的兩部不會錯過了

 

1013 1930 【莎妹劇團】《請聽我說-20、30、40》之40
1014 1430 【狂想劇場】《黑夜之後》
1014 1930 【同黨劇團】《白色說書人》
1014 白色說書人 (2)
掌中戲 feat 白色恐怖,如夢似幻,陰陽虛實,人與偶互為鬼魅纏繞籠罩著這個舞台,臺灣特有種,我愛詹傑、我愛邱安忱

 

1015 1430 【働故事劇場】《人形機器人》
1020 1930 【莎妹劇團】《請聽我說-20、30、40》之20
1022 1430【心酸酸工作室】《在咖啡館沒有壞事發生》
1022 在咖啡館沒有壞事發生 (2)
可惜沒有寫成一篇,【心酸酸工作室】的作品凝視現代城市裡的個人自我探詢與人際關係,好孩子、濫好人、謊言、母親的期望、叔叔的釋放,在咖啡店沒有壞事發生,像是一種粉飾,於是也就是一種虛偽,磨人、煎熬,在文青的氣氛底下埋藏著什麼呢?咖啡豆如雨一般從天而降,不管什麼味道,都被咖啡的香氣蓋了過去

 

1028 1930【故事工廠】《莊子兵法》
1028 莊子兵法 (2).jpg
這是《故事工廠》創立以來我第一齣喜歡的戲,緊張懸疑瘋狂列車一路衝衝衝衝到底,演員演到後來我光看都覺得好累,劇情很有巧思,如果重演會想再進場 ( 好像會一直重演一直重演一直重演一直重演…… )

 

1029 1430 左撇子工場 《我與牠比鄰而居》
1029 我與牠比鄰而居 (2)
有點變態但是好好看

 

1029 1930【臺北海鷗劇場】《早安主婦》
1029 早安主婦 (2)
廣播劇超展開,hen有趣,我愛韋以丞

 

1104 1715 衛武營藝術祭 アマハラAMAHARA 《當臺灣灰牛拉背時》
1104 當臺灣灰牛拉背時 (4).jpg
EPIC……去年有鹽山的《百年孤寂》,今年有衛武營的《當臺灣灰牛拉背時》,太美好了,拉開宏觀歷史的視野,用一百年的眼睛觀看人,「這裡是哪裡?你那邊是哪裡?」你那邊的日子過得還好嗎?有什麼故事呢?詩意的文字、片段的關鍵字組成段落並反覆再現、來自嚴格訓練的整齊肢體,與晚風、前方打亮的樹木輝映,表演引領觀眾透過這座偌大的方舟望向古往今來,既有蒼涼,也有滿塞的感動

 

1112 1430 【曉劇場】穢土天堂三部曲《阿道夫》
1117 1930 基隆潮藝術【慾望劇團】《雨信委託行 》
23632402_1493570124083934_7257186135592853732_o
難得勤奮寫了一篇:https://wp.me/p6H49F-5Uk,認識這個基隆在地的劇團應該算是我2017年重要的事情之一,還記得看戲那天的一早先從竹北殺到內湖,聽了一天台北市文化局的文化領導力論壇之後直接又從內湖搭客運過去基隆,開演前5分鐘趕上進場,演完之後再搭火車回竹北,而這個奔波完全值得,《雨信委託行》是類似人間條件那樣的渾厚情感故事,記錄下基隆已然凋零的委託行文化,以及逐漸淡化的榮民歷史烙印,樸實無華,娓娓道來,祝福這個團隊

 

1123 1930 【進港浪製作】《還陽記》
1123 還陽記 (2)
《還陽記》是個有趣的演出,大概就是戲劇系大學畢業出乃玩,滿腔熱血,也玩得夠開,但核心的部分稍事欠缺 ( 或許他們也不是要追求這個吧 ) ,讓我想到今年藝穗節的《七言絕句》、關渡藝術節的《12怒漢》,大抵都是炫技多過內涵,觀看的過程不覺得無趣,但是演後想想不免感到孤單寂寞冷,不過我非常喜歡他們在臉書教大家怎麼去看戲地點的發文:

 

1125 1430 【阮劇團】劇本農場作品一號《水中之屋》
1127 2230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重考時光》
1127 重考時光 (5)
演出片段化與選擇停車場做為表演空間相輔相成,深夜無人的停車場宛如時空扭曲的召喚場,演出序幕儀式感極強地切掉兩隻老虎的歌聲、包覆綑綁卡通化的身軀、封住天真定格的大眼睛,接下來要弄的東西實在兒童不是太宜,事件們接著一一現形又消散,911、福島核災、鄭傑、塵爆,重新檢視著這人世間藍瘦香菇,所謂「重考時光」,回顧一下,過了這麼多事,卻「I’m still alive」,但是為什麼是我還活著?還是說這個意思是接下來就要輪到我了?

 

1208 1930 【台南人劇團】《天書-第一部:被遺忘的神》
1209 1500 【鬼娃株式會社】《罐頭躲不了一隻貓》
1210 2000 【明日和合製作所】《恥的子彈》
1210 恥的子彈 (2).jpg
好屌……

 

1214 1430 梅若穎、黃小貓作品《未完待續》
1214 未完待續 (2)
看完牯嶺街版之後還去看了實驗劇場版呢,不過感覺牯嶺街比較適合這個戲,到實驗劇場時氣場貌似撐不太起來,很多段落 ( 尤其是莉莉 ( 黃小貓 ) 在小楠 ( 梅若穎 ) 門外遇到優馬 ( 梁正群 ) 時的表演,以及小楠在記者會後台關於編劇的激動獨白也是 ) 都空空蕩蕩的不怎麼帶起感情;這個製作零散地帶過種種製作一齣戲時會發生的狀況及議題討論,所以看完第一次的時候覺得發揮得不錯,不過所有的情節到最後其實並沒有被串起來,所以在看過第二次之後又感到頗失落的,一些橋段在二刷的時候也感到刻意為之,結局還是美的,一個女孩把一個故事種在一個沒有時間的國度,不管過了多久,不管女孩長成了女人,她的故事仍然等她,仍然像第一天一樣耀眼奪目,劇作家對於劇作的愛是那麼純粹,終有一天這個看似說著破碎,其實說著完美的故事被說了出來,真的是祝妳生日快樂,用垃圾車的曲來唱也沒有關係

 

1216 1430 【盜火劇團】《吉卜拉》
1216 吉卜拉 (2)

 

1217 1430 【柏優座】《惡虎青年Z》
1217 惡虎青年Z (2).jpg
我非常喜歡這個演出,這是我看戲到現在覺得最優秀的古今戲劇結合,傳統戲曲與現代戲劇奇妙而完美的混搭呈現,【當代傳奇劇場】與【國光劇團】做不到的東西,【柏優座】做到了,無論是肢體、台詞、劇情、場景、聲音,全面夾古夾今而且相處融洽,其中劇情跟台詞無論古今元素,單就本身已是精彩非凡,主人公既是惡虎莊的黃天霸,又是惡虎特別行動組的施忠,一男一女兩名演員 ( 許柏昂、黃宇琳 ) ,飾演著同個角色在改朝換代前後的兩種身分,並透過扭曲的時間軸線及靈肉分離等方式同台共存,以為殺人兇手是別人,其實是另一個自己,陰陽兩面的人格分裂的自我,痛苦的辯證與轉化過程中卻是笑點連發:堂堂一個江湖的惡虎莊卻是電梯大廈、意象化的駕車身段扯出一個荒謬的綁架橋段、現代的故事背景下配了槍卻怎麼樣也打不到人 ( 刀卻是總是例無需發 ) 、「車呢?」「拖走了!」「人質呢?」「後車廂!……上樓吃飯!」……;

汽車、手機、大樓監視器,科技產品穿梭在京劇程式之間,非常衝突,卻也因而發生了矛盾美感;回莊上香的路途上暗潮洶湧,很是精彩,而最後的惡虎莊大亂鬥猶如是加長版的三岔口,整段以簡單的鑼鼓點帶出節拍,右舞台作為電梯區、上下舞台作為樓梯、中間則是主要表演區,空間的安排使得整段戲俐落流暢,在這若干的樓層中也切割出多段對手戲,巧妙地處理了短時間之內不同角色間發生的事情,而隨著爬樓漸高,劍拔弩張的氣氛也愈發盛大,到達最高樓時,施忠以死神般的姿態多次進出舞台,每一次進場都取走人命,戲劇張力爆棚,而後劇情直轉,黃天霸與施忠在重疊狀態迎來收尾,雖然俐落,然而略顯倉促有點可惜,而傳統京劇的慢帶著韻味,整齣戲中一旦將唱詞改短、節奏改快,或許意境一不注意就被遺落在轉變之間了,所幸大多時候改快都是讓劇情變得更明快,或許言情的橋段也少,輔以大量無厘頭搞笑片段,真真正正讓整個戲亮了起來

 

1223 1930 【曉劇場】《薩德侯爵夫人》
1223 薩德侯爵夫人 (2).jpg
編導演都很有力,但機關槍式的大量台詞背誦還是硬蓋過了一切

 

1225 1930 【風格涉】《阿依施拉》
1225 阿依施拉 (2).jpg
巧用耳機營造私語感,並以松菸超長方形空間作為流動展演的舞台,觀眾像是穿越一道道翼幕去深入/窺探/置身於故事之中,被前後包夾,被煙霧圍繞,被一對大大的眼睛凝視,一段段難民故事重播反覆跳接迭代,巨大的悲傷,巨大的無奈,今年讓人感受最深刻的作品之一

 

1227 1930 北藝大冬季公演《恐怖小店》
1227 北藝大冬季公演 (2).jpg
覺得好像看到了台灣音樂劇的未來之類的東西,這是一個看得出很貴的製作,那燈、那音、那景,那座食人花,那麼多景片道具等等的寫實細節,俐落串接、完整呈現了這個人人餵我的殘酷愛情故事,不去跟同名電影比,單就舞台製作、劇本、表演而言分數可說是相當高的,牙醫及三女歌隊盡搶風騷,主角唱功相形見絀,整體來說是個完成度很好、製作團隊全力發揮的好作品

 

1227 2110 北藝大冬季公演《小艾友夫》
接在《恐怖小店》之後演,又是易卜生晚期的劇本,實在有點反差太大,不過我還是頗喜歡這個戲,那些話語之中以及話語之間的停頓之中的意涵綿長,看似平淡呆板,但是情感在角色之間隨著台詞與動作游移顯然成立,怎麼在無聲無息中散發出角色的氣息,考驗著演技,而演技不差

 

1229 1930 【莎妹劇團】 x 【第七劇場】《1984,三姐妹一家子的日子》
1229 1984,三姐妹一家的日子 (2).jpg
作早操滿有趣的,想到要結合1984及三姊妹也滿有趣的,但是拆開來看裡面的1984跟三姊妹卻滿無聊的,順順地看完了,有點意思,但覺得去年的《地下室手記》跟《罪與罰》更有點意思,什麼意思?什麼什麼意思?什麼什麼什麼意思?

 

1230 1430 【娩娩工作室】《死死免了米》
1230 1930 【非常林奕華】《聊齋》
1230 聊齋 (2).jpg
雲端情人劇場版 feat 想像的孩子,算是順順看完的一齣流暢好戲,林導個人風格強烈的劇場手法再度發揮,把聊齋的人鬼疏途故事一一轉化成時下人與網路世界(虛幻)的這個對照很有趣,裡面一些段落(例如溶屍、優雅)應該是來自原典,化用起來沒有違和、逸趣橫生,女記者自殺、王耀慶在飯店心臟病發、化蝶這三段的燈光/投影很讚,不過四大段王耀慶跟張艾嘉的特寫對話我是覺得有點太照本宣科了(這也是我覺得林導偶爾會出現的毛病之一);鬧的時候不夠鬧,加上三不五時出現綠光藍光,讓我覺得整齣戲很陰森,好像全部是在一座陰間大飯店裡發生的故事

 

1231 1430 【國光劇團】x【進念‧二十面體】《關公在劇場》
1231 關公在劇場 (2).jpg
說實驗不怎麼實驗,要說新媒體嘛也不怎麼新媒體,motion capture並非即時互動,而是後製成影像作品投影到台上;整體演出質量偏差,以引言人方式介紹關老爺在京劇中的諸多事蹟,純展示,無深度,畫面不差,但是內容不好,而且引言人到後段喧賓奪主了 ( 我看到好多人在這個時候離場 ) 是個嚴重的敗筆,看完還滿失望的……


 

 

 

 

20161231_204856.jpg

2018年2月,小弟在經過了18個月的劇場工作者生涯之後進行了一個move,離開了一座劇場,並前往下一座劇場,非常不捨但是同時也非常期待,說來說去其實也還是那句,能夠喜歡劇場,真是太好了;

2018年接下來的日子,已購置的票券如下,可以看出來數量真的已經減少很多了 ( 跟 跟去年比起來啦 ) ,繼續進劇場踩地雷冒險吧

0223 1930 TIFA 傑夫.索貝爾《斷捨離的物件習題》
0317 1430 栢優座《行動代號:莫須有》
0317 1930 On and IN表演工作室《餐桌上》只是世界末日
0323 1930 TIFA 莎妹劇團《親愛的人生》
0330 1930 TIFA 三谷幸喜《變身怪醫》
0519 1930 臺藝大戲劇學系日間部103級畢業製作《熔爐》

 

 

 

( 本文劇作畫面取自網路資源,若有版權問題請來信告知刪除,謝謝 )

2017 劇場經驗盤點

如何好好地說再見?【光劇團】《時。光》之〈星球童話〉

今年看的12檔藝穗節裡面,有這麼一齣改編自小王子的小戲,在陽春的條件下做了一個漂亮的延伸及單人表演,所謂藝穗,所謂小劇場,莫過於這樣的精神了吧

0828 時。光 (1.jpg

演出:光劇團
時間:2017/08/28 19:30
地點:77 OMG 文創中心 3F Studio

繼續閱讀 “如何好好地說再見?【光劇團】《時。光》之〈星球童話〉"

如何好好地說再見?【光劇團】《時。光》之〈星球童話〉

2017 8月 劇場經驗盤點

首先我要工商服務9/1~3,【阮劇團】在臺灣戲曲中心演出四場次《熱天酣眠》,這齣戲改編自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改得非常local,而且是全台語演出,故事精彩、劇本寫得好聽又好笑,非常推薦,還沒看過的朋友買票請走:https://goo.gl/3s6LJd

以下八月看戲經驗,逐戲點評

繼續閱讀 “2017 8月 劇場經驗盤點"

2017 8月 劇場經驗盤點

2017 7月 劇場經驗盤點

【ART COMPLEX】ギア-GEAR-》
0709 GEAR.jpg
位在京都的無台詞定目劇,表演形式包含了默劇、魔術、雜耍、街舞等,此外,精緻的投影內容、超大風機、漫天飄散的紙片以及講究細節的寫實工廠場景等等的設計,使得演出熱鬧精采,然而這不是膚淺單看炫技的秀場,《GEAR》透過簡單的情節說了一個撼人心弦的故事,劇情講述近未來一處生產玩偶的老舊工廠內,僅有的四名生產線機器人員工,意外發現了一具有生命的玩偶,這個玩偶一開始也跟機器人一樣肢體死板、沒有情緒,但是她隨著時間卻逐漸自發性地產生出了各種「人性」,並且透過「握手」這個動作作為傳遞「人性」的媒介,凡是跟她握到手的機器人,都像是被電擊似的活了過來 ( 所以這玩偶其實是一台AED啊 (X) ) ,玩偶學會柔軟的肢體、學會了笑與「好奇」,之後學會了「快樂」,又從渴望得到快樂而學會了「忌妒」,進而導致玩偶跟機器人之間的爭執,意外讓整座工廠大故障,最後玩偶看著故障的機器人們,想要跟他們握手,他們卻「死了」沒有反應,這讓她終於學到了「傷心」,也象徵性地走了一遍了人的主要情緒;演員肢體強大,無論是戲法或是言情的部分都很能帶動情緒,觀眾順著角色又哭又笑,看完很是過癮
 
 
 
 
【台南人劇團】 x 【瘋戲樂工作室】《木蘭少女》
0716 木蘭少女 (3).jpg
Oh my 觀世音,相當程度地戲慢、荒謬以及刻意為之地角色破格,一齣臺大戲劇系的公演一路去到國家戲劇院、新加玻聖淘沙至今臺中歌劇院,劇情紮實、製作賣力,然而一些細節處仍有乍洩的惡搞與生澀,或許這不是蔡伯最漂亮的劇本,但卻巧妙地翻案與強力地深化了花木蘭這個角色,並以活化配角群、編修情節等多管齊下,不走花木蘭一向巾幗英雄的故事,轉聚焦深探傳統女性宿命、男女刻板印象、多元性向等議題;歌劇院此版的舞台、燈光、音響及表演等都更為成 ( ㄕㄠ ) 熟 ( ㄑㄧㄢˊ ) 了,尤其福爾摩沙愛樂管絃樂團的現場演奏更是將整齣戲向上拉了好幾個層次;表演方面,周定緯飾演的將軍比段旭明來得爽朗開闊,李千娜飾演的花木蘭太亮了,在表演及演唱方面皆讓人感受不到花木蘭平民氣息,鍾琪飾演的蔣邵捷不比李劭婕來得傻氣逗趣,鄭雅之的花木蓮則不達謝盈萱那般風騷,不過整體的表演整齊有條理,一台子一整齣看下來行雲流水,仍是相當成功的;較大的問題還是出在有些節奏時快時慢,例如雖然花了兩首歌來著墨木蘭做出代父從軍的決定,但卻還是讓人覺得這也太好說服了,而撿肥皂這一段則拖得太長等等,此外帶入「風箏」這個意象的方式及之後幾次反覆的編排法也處理得讓人感到突兀,雖然「逆風才是回家的路」、「我飛我願」情感依舊沛塞,但是若將風箏從整部戲裡完全抽掉,會不會也還是說得通呢?
 
 
 
 
【零距離合作社】《彼時此岸》
0721 彼時此岸 (2).jpg
兩名演員在牯嶺街二樓的畸零空間裡穿梭,自在地變換角色,與觀眾把酒言歡 ( 真的一起喝酒 ) ,以手電筒照射水瓶做出海水畫面、以手掌的巨大影子壓迫剪影角色,再搭配投影、水槽等元素,拼貼式地將澳門百姓眾生的故事娓娓言說、翩翩搬演,切身而微,不卑不亢而鬱悶苦情,關於城市與人的關係,關於比鄰的大國欺凌小國,關於認同:從「我是誰?」到「我來自哪裡?」再到「這個城市,有我、沒我,好像沒差」,既無法往前追溯到根,也無法從這一代開始安身立命,是「有著澳門身分證的澳門遊客」、「工作一輩子就為了離開澳門」,把自己喻為一台安裝在澳門的監視器,身不由己,雖然透過自由的網路窺視這個世界熱鬧喧囂,與之同喜同悲就好像親身參與了那些事件,但轉念又想起自己身在澳門,如此旁觀者的情感有什麼意義?富者愈富、窮者注定一生的潦倒 ( 原來進場時發給觀眾的飲料是… ) ,一份愛情追到台灣去卻仍枉然,一個依親居留的名份要將人的尊嚴壓在地上才能批准,但若毫不作為則又如公雞吃食般呆板失魂,一座城市吞噬了人、一個時代吞噬了人,要怎麼座,才能說服自己屬於一片土地呢?沒有答案,我們只是在彼時此岸持續掙扎、思索著、為入夜的家點亮燈火、祝禱並嘗試讓美好的事物發生、為離別與死亡與哀傷故事垂淚的我們而已
 
 
 
 
【崛製作株式會社】《死亡筆記本》
0723 死亡筆記本 (3).jpg
非常穩、非常成熟的一部音樂劇,散發著不與原著爭高的氣質,自信地消化一棵龐複細緻的巨木,融會轉生成一株好看的盆景,存其魂骨,自有一處氣候;一開演即以簡潔的40秒倒數伴隨秒針滴答聲響諭示死亡倒數,緊接著一首〈正義はどこに〉 ( Where is the justice? ) 直入關於正義的辯證主題,光是這個開場就已經讓人過癮了,之後接連死神主題〈哀れな人間〉 ( Pitiful Humans ) 以及全劇主題〈デスノート〉 ( The Death Note ) ,一連三首樂曲的編寫都與劇情的調性極其契合,樂團編制恰如其分,音樂與劇相輔相成,並加上在這個中心設有轉臺的簡單雙層舞台上,透過懸吊設計的巧妙遮掩製造出多個角色進退場動線讓人目不暇給 ( 尤其那塊繡著Death Note的主題幕也太漂亮 ) 、燈光設計使用俐落大器的方圓色塊卻也毫無冷落細節,在這樣的條件下開展夜神父子、L、死神們、彌海砂的經典本傳劇情,觀看起來賞心悅目,鬥智的戲分礙於篇幅,但該有的名場景還原還是做到了,關於一以正義作為號召卻墮為殺人魔的過程也描寫得使人信服,L則用一首〈揺るがぬ真実〉 ( The unshakable truth ) 昭示他「神並不審判,是人類為生死添加了意義」的信念,彌海砂此線尤其作得動人,以愛作為最高信條衝撞一切 ( 中二的部分我們暫且不討論 ) ,讓兩名死神先後為其犧牲,自己又甘願折壽一半來追求她毫無防備、義無反顧的愛,一首〈命の価値〉 ( The Value Of Life ) 唱得人醉心無比 ( 中二的部分我們暫且不討論 ) ;結局處死神的反撲讓人一陣錯愕,但想想其實並未破格,路克從初登場就是個玩世不恭 ( 真實「玩世」 ) 的輕佻形象,將筆記本丟下人間純粹為了找樂子,過程中不斷發出「真是太有趣了」之類的讚嘆,在故事來到尾聲,路克發現好像又有點無聊了,他便揮揮衣袖,讓你全家死光,頭也不回地走了 ( 正所謂路克不來了 ) ,以一齣三小時的音樂劇而言,這樣的劇情應該已是相當完整而且厚實的了
 
 
 
 
【風格涉】《欲言又止》
0728 欲言又止 (2).jpg
青春隨著青春時的暢銷金曲一同成為了過去,成為了蒙塵的回想,那些與同年齡層的人們不經意共同記下了的廣播節目、電台首播、預購單、預購贈品、唱片、唱片行、盜版唱片、隨身聽、主打歌、第二主打歌、海報、名片大小的明星卡、簽唱會、演唱會、雜誌、排行榜、新聞、緋聞、朗朗上口的印象音軌,是否也無意間代言著那些天真、愚蠢、羞恥、駭人的私密的、找不到合適的言語表達、或沒有勇氣表達出來的成長經歷?第一次勃起、第一次射__、第一次去泰國洗、第一次長陰蝨、第一次把自己反鎖在房間裡____、第一次感受到孤單、第一次想要自殘、……,有沒有那麼一首歌,會讓你輕輕______;飛起來了怎麼可能救命啊我不要,快說愛我不然我會____;欲言又止、吞吞吐吐、反反覆覆、叨叨絮絮、把音節拉長到讓人聽不懂,在昏暗且不均勻的視界燈光下跳躍、爬行,在他人的旁白裡歌聲中思考、沉醉、扭動掙扎,在朦朧、模糊、混沌、印象很淺、事件交疊、難以明確說出什麼的時光裡,911來了、921來了、92共識來了,那些群眾的、公益的、集體意志的所謂客觀事件們,但我被困在全單人宇宙規模的喧囂風暴中根本無暇他顧;太難過了,太惡趣味了,這是一齣離散到太深刻了太猛了太美了的戲,親愛的我多麼幸運,戲海中能夠遇見你,親愛的我多麼盼望,每一天在這裡,永遠永遠__________
 
 
 
 
 
 
 
 
八月登場:
 
臺北藝術節【德意志劇院】《等待果陀》
臺北藝術節【台南人劇團】 x 帕斯卡.朗貝爾 《一家之魂》
【同黨劇團】《妳在我眼中的三張臉》
臺北藝穗節【磚木取夥故事劇場】《石虎你好嗎?》
臺北藝穗節【窮劇場】《七種靜默:忿怒》
臺北藝穗節【追困實驗室】《冥王星》
 
 
 
 
( 本文劇作畫面取自網路資源,若有版權問題請來信告知刪除,謝謝 )

2017 7月 劇場經驗盤點

2017 6月 劇場經驗盤點

北藝大夏季公演《神作》
0602 北藝大夏季公演 (2).jpg
一到劇場,前台問我:「請問是來看神作的觀眾嗎?」太狂了這戲名;
一支支鉛錘的柱子是各別獨立用單點捲揚機控制的吧?懸空的大型口字平台則是用四台捲揚機協作來完成升降以及傾斜的吧?象徵太陽神的那個大大的圓弧製作上會不會很困難呢?追蹤燈手辛苦了,服裝辛苦了,這是一齣在技術、表演上勞心勞力的誠意之作,燈光、服裝及台詞亦盡力地講究細節,相較之下劇情則顯得並不突出,消化兩部希臘悲劇中的伊底帕斯王,以當代的劇場語言重新述說,平順穩妥,或說是有點失望吧
 
 
 
 
【果陀劇場】《愛呀,我的媽!》
06 愛呀我的媽.jpg
愛呀我的媽呀這到底是什麼好戲,矯情、自溺、膚淺,言不由衷的台詞、或樣板或突兀總之各種沒有深度厚度的角色們(科學家恐怕是我見過最糟的角色,毫不科學不說,留著愛因斯坦的頭髮、講話帶點瘋癲真的就可以了嗎?讓這樣一個完全不認真處理的角色在劇場的舞台上出現你是認真的嗎?)、生硬幼稚的歌舞肢體,老套的笑料與刻意又憋腳的用詞(諸如故意把賀爾蒙說成內分泌、誇張的腰胸臀展示、修車場場景各種刻意且無趣的口號、beach / bitch諧音、「Rocker」、「太積…極」之類的凡此種種,我尷尬到差點死去);無創意且不順暢的劇情鋪陳,玩到爛掉的靈魂對調與回到過去劇情套路硬是一成不變地走他一遍,那杯一定會被喝掉的酸梅湯簡直點睛之筆,非常有勇氣地被編寫進劇情並且表演出來,這年頭真的還有人在聽到「媽媽最不愛喝酸梅湯了,貼上酸梅湯的標籤她一定不會喝」這種台詞之後不會下意識地想到「她媽的她媽一定會喝掉那杯酸梅湯」嗎?投影也是一絕,結婚教堂跟彩虹那個投影畫面我看了也是醉了,演唱會場景時打出「翻轉地球」這四個字醜到我彷彿有看見藝術性,而最後的投影旋轉漂浮玫瑰終於將我打趴在地,這齣戲太偉大了,今年TIFA要是沒看這齣等於白看,以後萬一還看得到該怎麼辦啊
 
 
 
 
【風格涉】 x 李銘宸 《戈爾德思:夜晚就在森林前方》
0611 戈爾德思:夜晚就在森林前方 (2)
作為一個自封的戲之奴,一年的看戲行程不外乎也就是基本款的TIFA、春天戲水、新點子劇展、臺北藝術節、臺北藝穗節、同黨讀劇節,啊然後就是北藝大春夏秋冬公演啦,觀察一下台南藝術節跟高雄春天藝術節有沒有超想看的戲啊,然後就是假如兩岸小劇場藝術節還有要辦下去的話也會去捧個幾場啦,再來就是三不五時去兩廳院售票網逛逛,如果有看到創作社啦、台南人啦、莎妹啦、阮劇團啦、當代傳奇啦、窮劇場啦、風格涉啦、野火啦這類團隊的作品,或是一看到戲名覺得好像很有趣的戲,也時常腦波一弱就刷下去了;

一年到頭也就是在戲劇院及其實驗劇場啦 牯嶺街啦 城市舞台啦 水源劇場啦 新北藝文中心啦 中正堂啦 雲門劇場啦 文山劇場啦 親子劇場啦 之類的場館穿梭著,此外我也很珍惜買一些沒看過的團隊的票、去一些沒去過或很少去的場館看戲,我總說那些意料之外的戲與新造訪的場地,就是表演藝術拉著我的手,帶我看見的新眼界,因為表演藝術,我第一次去微遠虎山、江山藝改所、七股鹽山,第一次進到華山Legacy是為了看中國國家話劇院的演出 ( 四場之後至今也沒再去過Legacy了 ) ;因為表演藝術,我去東京的時候也去看了四季劇團的《獅子王》、去北京的時候也去看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從前有座山》,去柏林的時候看了列寧廣場劇院的《Bella Figura》、去巴黎的時候看了Théâtre de la Gaîté Montparnasse的《Molière in Spite of Myself.》跟《Addition》;因為表演藝術,我這兩年也轉進了劇場工作,然而凡此種種卻不像是我自己做的決定,而是因為我喜歡劇場,讓劇場帶著我所經歷的,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嗎 ( 驚恐貌 ) ;

這天早早出門到台北街頭閒晃,從台北車站往中正紀念堂走過去,中途突然想念公園號於是就繞過去買了兩個白糖燒餅邊走邊吃,吃完餅覺得我還有點兒餓,走過總統府左轉,圓環右轉,過馬路穿過自由廣場跟婚紗街看看有什麼想吃的,走過酷爸牛排、超跩食堂、郭家麵線、85度C、金峰滷肉飯、胡椒餅、烤地瓜,都覺得還好……但是不吃好像又不行……但是看一下時間也差不多了……不然吃吃看戲台咖好了……還沒吃過……結果戲台咖人爆多…根本來不及……突然有點想念原本戲劇院樓下的怡客,點個主餐再加點濃湯加點果醋真的是滿享受der……沒辦法了那這樣還能吃啥呢……剩下15分鐘就要進場了……去音樂廳吃摩斯應該也來不及…唉…算了……去婚紗街上的7-11買個關東煮吧……超狼狽邊走邊嗑……把垃圾丟在路邊隨便的垃圾桶……拿出票走進實驗劇場…撕票之前確認了一下今天要看的戲…啊啊……戈爾德思…冒號…夜晚就在森林前方……
 
 
 
 
【烏犬劇場】《二路埋伏》
0616 二路埋伏 (3)
使用《水滸傳》作為背景,說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烏合之眾五人暗殺集團窩在雪地下的地洞裡,埋伏擊殺林沖的故事;關於江湖、俠義的氣氛營造頗為成功,而隨著劇情開展,角色各自的故事一一揭露,再加上諸如國家、宿命等等的元素被拋出討論,將整個戲的層次提升到遠不單是武俠故事,卻或者說這些元素亦包含在武俠之中,所謂忠孝節義、兒女私情、國仇家恨、生死有數芸芸,觀看過程中的幾個瞬間我連想到了賈樟柯的《天注定》,更又去聯想到林奕華的《水滸傳》,江湖一直都在,那些夢、那些不明所以的角色與情節,說白了即是人即是生活,縱使有些虛妄,有些迷離,也不改本色;
 
 
 
 
【如果兒童劇團】《天下第一》
0617 天下第一.png
真是沒料到這齣戲這麼好看,這應該不算是兒童劇,而是青少年戲劇吧;《天下第一》透過「學生劇組拍攝『老一輩製作俠義電影』的紀錄片」這樣一個戲中戲的架構來講述武俠、友誼、傳承、贖罪、虛實等命題,由韋以丞飾演的戲中戲主角吳昭是個非常立體的角色,他在戲中戲內為了尋找失蹤多年的父親,聽媽媽說爸爸是做電影替身的,於是自己也成為電影替身希望能找到父親的線索,從而揭開一個江湖爭奪翠玉白菜寶物的故事,故事裡有功夫,有愛恨情仇,編排非常紮實,後來戲中戲與戲外的老者產生呼應,一段透過戲中戲來化解、原諒往事的橋段看得人感動不已,此外戲中還有關於劇組間發生爭執,最後仍透過友情共同克服、完成了紀錄片製作的安排;布景、燈光、服裝、表演、以及劇中的六首歌曲,整齣戲的製作認真懇切,不似那些空有豔光四射、內在空空如也的強商業導向斂財舞台劇,希望這齣《天下第一》將來有機會在更多縣市再度演出
#身體就是小宇宙
 
 
 
 

【楊景翔演劇團】《女僕》
0623 女僕 (2).jpg
居然能看到徐堰鈴老師與蔡佾玲同台實在是太幸福了,這個版本的《女僕》相當程度地遵照原著,舞台使用相對平實的概念來呈現,女主人的蘭花溫室成為了兩名女僕角色扮演的遊樂場,女僕們演繹各種彼此地位消長的關係,後來加入了女主人卻亦不改遊戲的質感,故事從頭一路開到結局,始終都維持著隱約的緊張氣氛,而情節平淡並無太大轉折,使得原就是最大看點的演戲更加耀眼,而徐蔡二人也確實強大地發揮了,看得相當過癮
 
 
 
 
【十指幫劇場】《根》
0624 根 (2).jpg
一顆電鍋、一池米、兩支耙、七十分鐘的獨角戲,新加坡表演藝術家鍾達成自傳式的尋根故事;新加坡作為一個移民社會,本就揉合各種異國文化,並藉以開創出了獨特的自家文化,這卻使得創作者發生了關於「根」的困惑:究竟新加坡就是根,抑或長輩的故鄉才是根?我想台灣也有類似的情況,不過卻不比新加坡那般明顯;鍾達成循著奶奶的線索先是去到納骨塔尋找他的爺爺與祖父,之後隻身前往祖父的故鄉廣東台山,並經歷了許多巧合到不可思議的機緣,讓他幾乎沒有走過冤枉路便順利到達了祖父的原鄉,然而等在那裡的卻是更多的疑團,有諸多與奶奶口述的事情顯然矛盾的事跡,鍾達成回到新加坡之後見了奶奶,奶奶卻說台山人說的話都是假的,不要相信;

鍾達成的單人表演話說從頭,模仿了奶奶以及尋根過程中所有遇到的人們,飛快的說話速度及聲音表情將整個故事說得活靈活現,非常精彩,講述的過程不時利用腳下的米池作畫,大大的「家」字透露其渴求找到故鄉的想望,亦相當震撼、相當感人;這整段奇幻故事使人著迷,然而究竟奶奶說的是真的,還是台山原鄉人說的是真的,恐怕永遠不會有答案,但對鍾達成而言,或許這個尋根的動作比起真相更為重要,這是一個人獨自修行的達成,戲末達成在米池上快速奔跑、刮耙出圓圈及線條,接著寫出簡體「钟」字,呼應著故事中的叩問,究竟哪裡才是根呢?哪裡才是家呢?我想新加坡絕對是鍾達成的一個答案;
 
 
 
 
【國光劇團】《孝莊與多爾袞》
0625 孝莊與多爾袞 (2).jpg
蒙古天寬地闊的風情結合入關後的清宮風俗,兩造的氣氛皆營造得相當成功,尤其蒙古這個部分在京劇中相對少見,民族舞蹈、草原奔馳及彎弓獵鷹等段落上令人耳目一新,入關之後漢滿文化上的衝突的描寫雖淡,但也令人相當深刻,不過整體劇情渲染力道卻較弱,前幾段戲人物交代稍嫌過趕,導致事件發生時觀眾對角色尚無用情,也就不覺痛癢;後來主線描述孝莊與多爾袞的性格及情感時卻又稍嫌多了,且不知道是角色不吸引我還是情節鋪陳、唱段編排不對我味,這整個部分我都沒有被觸動到,覺得是一齣設計相當講究,但劇情較為一般的作品
 
 
 
 
【非常林奕華】《福爾摩斯・心之偵探》
0630 福爾摩斯 心之偵探 (2).jpg
林奕華導演自《三國》以降出現了一種不同於《水滸傳》、《西遊記》那般的作品風格,其入世成分 ( 或可說娛樂性 ) 降低,轉而專注在文本創作上精雕細琢,將動機及隱喻融入一句句台詞之中,固然還保有相當程度的台詞追蹤著社群媒體的時事與流行,但總體而言更加自我、更加冷峻,這幾年的作品中又以《紅樓夢》是這種風格的巔峰作品,簡單來說就是:完全看不懂……

《福爾摩斯‧心之偵探》維持林導近年一貫的簡單舞台、豐富音效及多媒體、多人分飾一角、肢體帶有舞蹈等特徵,台詞搭配多變的表演呈現手法,抖落一個又一個子題,讓人應接不暇卻又無法不佩服其思路清晰、蜿蜒又跳躍,這次以偵探為題,擷取福爾摩斯、華生、莫瑞亞提、哈德森太太、維金斯、雷斯垂德警探、瑪莉、麥考夫等人的角色性格及一些著名的事件與角色關係,包裝出一個個或獨白或案件的場景,依舊是透過解構並再結構一個故事來說現代人與現代社會的各種狀態,一些象徵如雨傘、手機、K歌、寵物、書,述說著可替代與無可替代、普遍與特殊、思考與庸碌、保護與被保護、需要與被需要等人間場景;

「莫瑞亞提」及「普通人」在整齣戲裡無處不在,一個不斷出手,一個不斷被使役,推動著一段段劇情行進之餘,其實也再再描述著一種無路可出的狀態,那些不同案件中的受害者與加害者,痛苦著、掙扎著,為了短暫的「勝利」而得意,轉身卻又冷不防地跌一大跤,「選擇」「改變」在所有的案件與自白之中伺機作動,直至最後兩段戲,故事的架構突然往崩潰走去,先是以福爾摩斯倒數自己著的台詞展開後設,全劇更結束在華生與福爾摩斯初見面對話的變奏,到了最後一句台詞,福爾摩斯述說華生再怎麼沒有選擇,都同時過著兩道人生,一個是小說裡的華生,另一個便是小說的作者柯南‧道爾,至此才揭開整齣戲最後一個、卻也或許是至為重要的命題,也就是創作者的可能性,這揭示著任何人普通與否仍是取決於己,端看是否願意開始創造;
 
 
 
 
 
 
七月登場:

《ギア-GEAR-》
【台南人劇團】《木蘭少女》
集英社 JUMP・COMICS《死亡筆記本》
【零距離合作社】《彼時此岸》
【風格涉】《欲言又止》
 
 
 
 
( 本文劇作畫面取自網路資源,若有版權問題請來信告知刪除,謝謝 )

2017 6月 劇場經驗盤點